豆瓣财经网>香港股市>港股評級>標普調整吉利控股評級至“BBB-”展望“穩定”釋放出什么價值信號?

標普調整吉利控股評級至“BBB-”展望“穩定”釋放出什么價值信號?

標普調整吉利控股評級至“BBB-”展望“穩定”釋放出什么價值信號?

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6日,標普確認浙江吉利控股、吉利汽車(00175)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BBB-”,展望上升至“穩定”。標普認為,吉利在未來12-24個月內保持其在全球汽車市場的良好地位,2022-2023年的年銷售額可能會有5%-9%正增長,EBITDA利潤率將達到約8%。標普預測吉利控股將會在未來繼續保持其市場地位,增速保持在行業平均水平以上。

據悉,標普對公司信用等級標準從高到低劃分為:AAA級、AA級、A級、BBB級、BB級、B級、CCC級、CC級、C級和D級;一般而言,前面四級被認為是信用較高的投資級債券,后面幾級則是信用較低的投機級債券;CCC級(Caa)以下存在較大違約風險。

和國內的評級機構的兩級分化不同,標普的發行人評級分布是遵從正態分布,呈中間高兩端低的態勢,其中樣本有兩個信用等級中樞,投資級中樞為BBB,投機級中樞為B。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此分布中位于投資級中部位置,具有上升前景。

車市銷售邊際復蘇,車企評級趨于改善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受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市場復蘇的影響,今年以來全球范圍內有多達19家車企的評級或展望相較于去年有所改善。其中包括:通用、特斯拉、寶馬、戴姆勒、大眾、沃爾沃、北汽、一汽、東風、豐田等國內外知名車企。

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發布的《全球汽車產銷數據庫》統計顯示,2021上半年全球汽車銷量約4097萬輛,同比增長26%,其中全球乘用車銷量約2684萬輛,同比增長24%。

中國市場方面,受到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影響,自5月以來,中國月度汽車產銷量同比呈下降趨勢。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2021年進入新的增長階段,整體銷售水平仍保持增長韌性。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10月中國累計汽車銷量2097萬輛,同比增長6.4%。整體來看,2021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突破250萬輛大關,分別達到256.6萬輛和254.2萬輛,同比增長175.3%和176.6%。

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萬輛和38.3萬輛,同比均增長1.3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2.9萬輛和31.6萬輛,同比均增長1.3倍。10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繼續維持歷史高位,為16.4%,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18.2%。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1年10月,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總體穩定,但國內外環境依然復雜嚴峻。汽車行業努力克服電力供應緊張、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以及車規級芯片供應形勢稍好于三季度,汽車產銷繼續呈現恢復態勢,總體形勢有好轉跡象。

標普認為,中國汽車行業整車廠商和供應商的評級展望整體仍偏負面,但隨著市場的復蘇,偏向負面的程度從2020年下半年以來有所減輕。預計大多數受評整車廠商的2021年營業收入將實現5%到10%的增長,利潤率也會因為銷量的提高和降成本措施的繼續實施而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預計全球汽車芯片的短缺可能在2021年下半年逐步緩和。芯片短缺不會對受評的中國整車廠商產生重大影響。這些企業基本保障了芯片供應。

吉利電動智能轉型提速,成長韌性凸顯

基于影響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負面因素尚未完全消除,今年標普對車企的評級重點關注,銷售趨勢、供應鏈穩定性、利潤率水平等方面。

吉利控股集團之所以獲得更好的評級與展望,主要原因之一是得益于規范的國際化公司治理架構和管理實踐,吉利控股旗下各品牌如沃爾沃汽車、吉利汽車等將繼續深化合作。憑借吉利控股集團強大的科技生態優勢,各子品牌通過協同開發、協同采購、共享架構、共享產能等戰略層面的合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確保科技領先和可持續發展。

標普認為,吉利控股旗下子品牌在資本市場的表現,能夠持續優化財務結構,提升發展效率。

今年10月,沃爾沃汽車正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深受全球機構投資者和公眾青睞,獲得大幅超額認購。這標志著沃爾沃汽車為期十年的轉型之路實現了預期目標,開啟了發展全新篇章。

據了解,2020年度,吉利控股集團整體實現營收3256億元(人民幣,下同),利潤162億元,全年汽車銷量達到210萬輛。

2021年上半年吉利控股集團合并報表層面的收入、利潤等各項財務關鍵指標,不但遠超2020年同期,也遠超2019年同期的水平。吉利控股集團資金流充裕,財務結構優良,同時通過在產業鏈和朋友圈上的不斷擴展,與中國乃至全球品牌的合作,吉利控股集團將在技術、投資布局、財務狀況上不斷創造更加良好的業績。

在智通財經APP看來,吉利發展狀況良好的背后,與其良好的研發創新底蘊不可分。目前,吉利控股集團在全球擁有研發、設計人員超過2萬人,歸屬于吉利的專利及專利申請總量超過26,000件。吉利控股在技術研發方面主要通過內涵式自研、外延式投資方式,積極拓展創新,突破技術邊界。近十年來累計研發投入超1400億元,其中2020年研發投入218億元(占比6.7%),位居車企前列。

探究吉利控股集團的創新發展取得的成效,通過吉利汽車(00175)可窺一斑而知全豹。

2021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營收達450億元,同比增長22%;扣除股份支付的股東應占溢利30.2億元,同比增長31%;EBITDA達到13.3%,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股東應占溢利23.8億元,凈利潤24.1億元。同期,吉利汽車繼續保持財務穩健態勢,現金流充裕,截止上半年末,吉利汽車總現金水平達199.2億元。

汽車銷售方面,上半年吉利汽車總銷量63.02萬輛,同比上升約19%;出口銷量5.34萬臺,同比增長173%。其中,全球新高端品牌領克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10.79萬輛,同比勁增96.98%。

2021年上半年,吉利(含領克)單車平均收入84,184元,同比增長10%,品牌溢價能力持續提升。在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Finance發布的“2021全球最有價值的100個汽車品牌”排行榜中,吉利品牌位列第21位,名列中國汽車品牌榜首。

將時間軸拉長,今年前十個月,吉利汽車取得總銷量為103.34萬部,其中,領克品牌汽車的總銷量為16.97萬部,同比增長約33%,領克品牌銷量占比達到16.4%。前十月領克品牌出口至歐洲市場的總付運量達到1.07萬部。瞄準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極氪品牌,于10月23日開始交付,11月交付2012輛。目前,極氪品牌全國門店建設步伐加快,配套體系逐步完善。

在智通財經APP看來,在不利外部因素擾動下,吉利汽車業績實現快速復蘇,以領克、極氪為代表的高端產品銷售快速放量,遵循的是公司以智能化驅動品牌升級,以品牌升級驅動銷售增長脈絡。

今年10月底,吉利汽車集團發布“智能吉利 2025”戰略,全面展示智能世界的中國吉利方案,涵蓋品牌戰略、盈利目標、研發投入、人才戰略、動力總成、車端智能、智能制造、智能服務等各個方面。

吉利將其智能化戰略概括為“一網三體系”。一網指“智能科技生態網”,即以智能架構為基礎——四大整車平臺+2025實現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圍繞芯片、操作系統、技術數據和衛星網,搭建全棧自研體系。自研7nm智能座艙芯片2022年將量產裝車,打造“端到端”一體的整車軟件用戶體驗。三體系指智能能源、智能制造、智能服務。能源方面吉利實現混動技術性能領先,推出換電品牌,深耕甲醇汽車技術,2023 年量產高功率電機與碳化硅功率芯片。智能制造方面,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 Geega并服務于全行業,大幅提升制造效率。智能服務方面,致力于實現100%用戶直聯。

在“智能吉利2025”戰略指引下,吉利汽車計劃到2025年年銷量將增長至365萬輛,其中吉利品牌汽車為130萬輛,幾何品牌汽車為30萬輛,領克品牌汽車為60萬輛,海外市場為60萬輛,以及換電出行新品牌汽車為20萬輛。為實現2025年的銷售目標,吉利計劃在2021-2025年推出超過25款配備最新電動技術和智能功能的新車型。

電動化、智能化路線獲機構廣泛認可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吉利的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發展路徑獲得投研機構廣泛認可。

華泰證券認為,吉利采用CMA架構的多款新車型獲得積極的市場反饋,銷量穩步上升,包括吉利星瑞轎車和星越LSUV。此外,高端電動汽車新品牌極氪的首款車型已經開始交付,極氪品牌將成為2022年的另一個主要增長動力。

總體而言,華泰證券預計2021-2023年吉利每年將分別售出136萬、165萬、190萬輛汽車年均復合增速接近20%。此外,得益于新車型的貢獻加大以及規模經濟效應,吉利的整體毛利率將逐步改善。

花旗在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中表示,預計極氪下一輪A輪融資將在今年第4季和明年第1季初啟動,并預計極氪的股東將進一步豐富,包括來自全球領先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公司和科技公司。

花旗認為,市場仍未意識到極氪的產品和技術所具備的競爭力和先進性,預計Zeekr001月銷量將在今年12月前逐步提升至4千輛,并在2022年實現年銷量15萬至20萬輛。

智通財經APP亦認為,吉利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是步入4.0時代的必然結果也是順應行業發展趨勢的必然結果。在清晰的2025年增長路線指引之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核心技術,吉利控股全面賦能等諸多優勢,將助力吉利汽車打造更強的競爭優勢。

總而言之,吉利以科技創新夯實產品品牌力,以品牌力驅動銷售增長,以銷售增長反哺技術創新、投資布局與財務穩健,形成良性循環。屆時評級機構對吉利的評級與展望,還望進一步上調。

本文轉自智通財經,如要了解詳細內容可以訪問原站查詢。


友情提示:
1、本網站內容和圖片僅為個人學習、研究公益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馬上處理。
2、本網站所刊載的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用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