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俄烏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的北頓涅茨克攻防戰終于結束,這也宣告著影響俄烏沖突進程的頓巴斯戰爭落下帷幕。
當地時間6月24日,烏克蘭軍隊將會從東部的北頓涅茨克市撤退,按照烏克蘭盧甘斯克州州長的說法就是我們不得不從北頓涅茨克撤退,上級的命令已經下發。
根據前線記者的說法,俄烏雙方在此處進行了數周的激戰,整個北頓涅茨克已經淪為一片廢墟,90%的設施被破壞,80%的房屋無法修復。
不得不說,雖然烏克蘭在這場關鍵性戰役中輸了,但是已經做出了強硬的抵抗,為俄羅斯的前進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但是,就在烏克蘭敗退之際,美國又站了出來,真是把拱火和畫大餅的藝術發揮到了極致。當地時間2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如果有需要美國將繼續為烏克蘭提供援助。我們還有40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沒有用,大量的軍事援助還在未來。
聽到這話,只能說美國是“騙死人不償命”啊。首先,這400億美元從通過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吧,美國只為烏克蘭提供了10億美元的援助吧,那這個未來到底有多久?難不成美國想讓烏克蘭一直打下去?
其次,烏克蘭在血戰頓巴斯時美國不說什么,現如今一失敗,就跑出來為烏克蘭“鼓氣”。這不就是怕烏克蘭痛定思痛,選擇和俄羅斯和解了嗎?
由此看來,美國希望這場戰爭持續的心思還在,那么俄烏沖突就還會持續進行。如此一來,雙方下一步怎么走就成為關鍵所在。
先看俄羅斯方面。其實早在六月初,俄羅斯就已經做好了特別軍事行動第三階段的準備,就是針對哈爾科夫州和赫爾松州進行攻擊,徹底掌握整個烏克蘭東部地區。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立陶宛對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的封鎖已經為俄羅斯敲響了警鐘。在西方極有可能對加里寧格勒下手的情況下,俄羅斯一方面加快烏克蘭正面戰場的進攻節奏是需要的,另一方面為加里寧格勒未雨綢繆也是必須的。
所以,根據西方媒體的猜測,處于加里寧格勒和白俄羅斯之間的一段狹長地帶——蘇烏基走廊或許會成為新一輪沖突的焦點。
從地形上看,這一96公里長的地帶將白俄羅斯與加里寧格勒隔開,并且是波羅的海國家與西歐唯一的陸上通道。
也就是說一旦此地落入俄羅斯陣營的掌控,那么西方對加里寧格勒的封鎖不僅會流產,波羅的海沿岸的國家也會因此陷入俄羅斯的直接封鎖下,也就是說攻守直接異形。
所以雙方圍繞此處的爭奪必將極為激烈,目前俄羅斯已經在白俄羅斯境內布置了軍隊,并且白俄羅斯為此還撤銷了禁核條件,使得俄羅斯能夠更便捷地布置大量武器。
反觀西方陣營,只要能削弱俄羅斯,什么都可以接受。所以筆者猜測,只要烏克蘭還能打,有口氣,西方國家就一定會繼續忽悠其與俄羅斯作戰,盡可能的拖住俄羅斯一部分軍事力量。
至于在其他地方,目前我們還不知道,但是想必很快就會有結論了。因為6月29日,北約正式峰會就會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屆時在這場影響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會議上,北約會宣布自己的“2030年議程”,公布自己的下一個“十年戰略計劃”。
那么它們對俄羅斯會是什么態度,又會有什么動作,我們也可以從中略窺一二。不管怎樣,烏克蘭的局勢已經難以逆轉,長時間的摩擦與戰爭已經可以預見,烏克蘭被戰火摧殘的命運目前也難以改變了。
本文轉自:軍青十一處